第一,信息化可以优化现代服务业结构。将信息技术嵌入传统服务业,实现智能化和网络化,促使其向现代服务业改造升级。以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例,计算机跟踪存货、条形码技术和无线扫描枪的使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推广,改善了传统零售业企业的供应管理,而信息技术对网上零售进行专业化整合,则可以拓展范围,使其具有现代服务业的内涵;自动铁路交通终端控制技术、自动装载上海到新疆物流和卸货技术、仓库计算机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推动交通运输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同时,信息化推动现代服务业向高级化阶段发展。现代物流业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平台,逐步实现从设计最佳配送方案的第三方物流向整合供应链的第四方物流升级。金融服务业利用互联网进行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产品的创新;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信用评级系统、信用卡支付系统的使用,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公共服务中,电子政务、远程医疗技术、人工智能、远程教育、网上培训、网络传媒等更新了医疗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的手段。
第二,信息化可以加快现代服务业创新。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能够为现代服务业共性核心技术上海到乌鲁木齐物流 的研发、系统集成和综合应用奠定基础,加快其领域内的科技创新,同时,信息化能够支撑现代服务业的组织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促进其创新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渗透和运用,深刻改变了服务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开拓出诸如软件业、科技咨询业、数字出版业、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新领域、新业态。同时,信息技术能够将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进行结合,便于服务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网络购销等,实现现代服务业生产运作方式、经营模式的创新;信息技在采购、库存、订单、配送、洽谈、支付和结算等领域的应用,有助于现代服务业实现生产上海到克拉玛依物流 管理、客户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促进商业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此外,信息化能够创新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网络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数字化刊物、数字图书馆,能够集中国内外优势信息资源,推动学科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训体系。
第三,信息化可以推进现代服务业体制改革。在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上海到石河子物流改革方面,服务供求网络平台能够增强市场信息的公开性和市场价格的透明度,保证各企业处于同等位置,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助于促进国有服务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信息技术运用于行政管理系统中,政府实现政务信息化,与企业通过网络实现互动沟通与监督,可以提高现代服务业企业的主体地位。同时,数字传播和信息共享可以促进政府机构间的业务协调,也有助于提高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行政审批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现代服务业投融资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被快速收集、筛选、分类、处理,并在网络上公开发布,这样,政府、企业、银行、境外机构都能够参与现代服务业的投融资,投融资渠道自然被拓宽,有助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融资方式的创新。
第四,信息化可以扩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首先,信息化使服务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从无形变为有形,提高了其可贸易性,优化了服务贸易结构,扩大了现代服务贸易的种类和规模。信息化通过强化现代服务行业原有的比较优势和服务产品的特色与质量,促使服务企业采用适宜的贸易模式和战略,扩大现代服务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其次,信息化能创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方式,优化引资环境,提高外资利用率。跨国公司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现代服务产品的国际交易,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减少服务贸易壁垒的约束,这有助于降低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扩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范围。此外,信息化可以提高外包企业增强供给现代服务外包的能力。结合网络化信息平台提供的国际市场需求情况,外包企业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承接各种类型的服务外包,发展特色外包,在产业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上,实现从低档品向高档品的升级,同时,在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上,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升级,从而实现现代服务外包方式的转变与规模的扩大。
以信息化的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首先要明晰服务业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服务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立政策法律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人才及培训体系等。同时,由于现代服务业部门的繁杂性,信息化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结合实际,突出重点。 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动力,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改造提升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过程。服务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能够大大提高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